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我们的官网!

石家庄冀鲁肥业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中国腐植酸畅销品牌专注腐植酸肥料研发

服务热线:0311-83611789

热门关键词: 腐植酸
其他页广告

腐植酸反哺土壤储碳减排

责任编辑:wubaiyi发表时间:2013-12-19

 ◆中国环境报记者赵娜

  2013年****腐植酸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论坛近日召开。会上提出要充分发挥腐植酸在优化化肥、农药中的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腐植酸反哺土壤,不仅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食品**的需要,更是维护地球碳储存、缓和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温室效应的重要举措。”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表示。

  ■优化土壤结构

  □减少土壤污染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土壤退化。我国农业过程中化肥过量偏施、配比不合理、表层施肥等施肥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0月10日,农业部发布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提升空间很大。而大量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投放腐植酸产品,如腐植酸土壤调(节)剂、腐植酸肥料、腐植酸绿色环保农药、腐植酸可降解地膜等,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腐植酸是化肥工业的“天然盟友”,其增效化肥的功效突出。实践证明,腐植酸复混肥料可使等养分的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曾宪成算了这样一笔账:假如****农业耕地使用腐植酸类肥料,按2012年我国化肥总产量7432.43万吨 (实物量,下同)计算,可减少化肥损失743.24万吨。若按尿素产量为3003.83万吨计算,可节省300.38万吨尿素,同时可节省41万吨标准煤和25亿千瓦时电,减少排放CO2 1217万吨。

  同时,腐植酸还可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和防治。一方面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减少植物体的吸收量。另一方面,使重金属离子生物活性增强,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易被具有超富集重金属能力的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利用腐植酸还可以制成可降解地膜。“这种地膜不但环保可分解,能降低对土壤的污染,而且成本比普通地膜减少15%。”曾宪成表示。

  ■改善作物品质

  □提高食品**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以及开展环境治理等,使腐植酸的开发应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土壤、水源不**了,农产品自然不能**产出;肥料、农药施用不**了,农产品的品质自然难保。如果这些源头的基础条件抓不住,食品**则无从谈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曾宪成表示。

  如何构筑食品源头**的保护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土壤腐植酸总量虽然巨大,但在土壤中自然含量不足1%,不便开发利用。从工业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只有煤炭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可以不断开发利用,它们既是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为循环经济服务。

  实践证明,凡合理使用腐植酸制剂的地方,农业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农作物增产增收,产物品质提高;病虫害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相对减少。而腐植酸成本比较低,也有利于其大幅推广和利用。曾宪成说:“两吨风化煤或褐煤即可提取一吨多腐植酸,而一吨含50%以上的腐植酸可合成5吨以上的肥料。腐植酸对生态农业影响很大,通俗点讲,腐植酸可以称作是一种**有机肥,天然无公害。同时,腐植酸还可以从低质煤中提取,无疑能把低质煤良好利用起来,让低质煤循环再利用。”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许恩光认为,使用腐植酸可以让食品色泽好、味道美。“有的农民为了保鲜防烂,用农药浸泡瓜果蔬菜,严重危害了食品**和人体健康。而使用腐植酸,不需要农药浸泡,就具有良好色泽和味道。这就是腐植酸的贡献。”

  多知道点

  从传统意义上讲,腐植酸(Humic Acid,简称HA)是由动、植物(主要是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以及地球化学作用下分解和合成的一类天然大分子有机弱酸。腐植酸是地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在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以及褐煤、风化煤、泥炭之中,总量数以万亿吨计,大得惊人。

  腐植酸类物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活跃的组分,一般占土壤有机质的60%以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广告

石家庄冀鲁肥业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乡黄庄村工业园区

电话:0311-83611789

传真:0311-83611789

邮箱:3603130751@qq.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9919965

手机扫描二维码 版权所有 石家庄冀鲁肥业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乡黄庄村工业园区   邮箱:3603130751@qq.com
电话:0311-83611789      传真:0311-83611789
冀ICP备16009183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612号